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4642|回复: 6

#2016 年 高考#: 我 的 高 考 故 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7-10-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20-1-23 10:13 编辑

#2016高考#:我的高考故事
      那是1978年的秋天,我县乡村中学的300余高二年级同学通过全县考试好中选优被集中于县城“五七大学”(现在的歙县二中),县教育决策者意图是集中优质教学资源打一场攻坚战!
    我在僻远乡村从未进过县城,来之前听大人们说过“城里”、"徽州府"之类名词.从旧车站进城一段繁华路段拐弯过万年桥抵达县五七大学校园。心目中觉得平房好多、规模庞大(还有县城几个初中班在此上课)。几百人涌入这里,显然宿舍缺乏,我们男生全部住进那个平房的大会堂(许多睡地铺),我们南乡佬住在前部上层的主席台。晚上觉得新环境很陌生、很喧闹,不停做梦说梦话。。。。。。
    同学人数多打饭就挤。我那时家穷, 带来只边沿有锯齿般缺口的瓷缸碗,排队拥挤如同大海波浪涌来涌去,忽然听得“撕拉”一声,瓷缸碗将我前面那同学的衣服后背划了大口子,人多很混乱他也不知道。我赶紧撤离这支队伍,改换到另一支打饭队伍排队去了,但是心里砰砰打鼓 吓坏了。那年正在拨乱反正,国家经济困难,好像从美国进来一批面粉,因此学校食堂经常煮面条的。饿,怎么办?晚自习下课或结束时,我们几个溜进校园前面的广阔田野里(当时驻军开辟的,种植着大种罗卜)拔起二三个萝卜就往回跑,到僻静处扒皮狼吞虎咽起来,那个水分、那个甜味。实在是一种享受啊。但偷拔萝卜次数多了,负责在田野竹棚里看守的老汉就会大骂并追赶,我们只得落荒而逃、空手回宿舍就寝了。
    1979年的7月盛夏,校园里热得可以,教室陈旧、没有电扇,白天汗流浃背,晚上难以入睡。但复习迎考是我们300余高二年级同学的生活主题。   
   我在文(1)班,语文是祁门县调来的李永华老师教的,他是一个儒雅的老学究,据说曾经被打成“右派”的,头发花白,且有点稀疏,每次上课都带着椅子。他对字词句的讲解,很透、很系统;他对作文的评改,一字一句的改,改的面目全非,红彤彤的一片,简直叫你无地自容,作文评语也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数学老师讲课水平高,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无奈我文革期间差劲的基础使我感到晦涩难懂、追悔莫及.政治课老师是程光华老师(后改行担任县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他带点磁性的嗓音和讲课超强的逻辑性给人印象深刻.教历史课的唐立德老师通过他的整理(他自己手工在蜡纸上刻写,然后印刷出来发给所有学生,很是辛苦),以及教我们一些记忆方法,使得大家学起来轻松自如,成绩与日俱增。地理课老师同样讲课生动,概括精准,史地课程很喜欢每次测试90多分,让我以后对史地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英语是门新学科感觉挺不错还担任了课代表(可是我们79年高考时英语只做参考、不计入总分的)。
    有一次在教室外面打扫卫生听见教我班的老师闲谈,说的是这小鬼蒂悟性较高、文科知识扎实成绩好,可以考进重点大学没问题,可惜数学科薄弱。晚上睡在床上,辗转反侧,深感愧疚,对不起在山区老家为我辛苦为我忙的母亲大人。要知道,我来到县城读书的费用负担母亲再勤劳都承担不起,全靠在邻村的大姐、姐夫的尽心接济,学费、生活费什么的困难才克服过去。因此,我瞬间泪奔,发誓要坚韧顽强,闯过7、8、9三天,有个好收成。
    幸运的是考场就设置在本校。几个相邻教室四周拉起了警戒线,门口摆放了大水桶,我甚至看见了身穿白色制服的公安人员在外巡逻。。。。。。30多年前的考试细节现在逐渐忘却,依稀记得第二天下午的那场考试我竟然打起了瞌睡,真吓死我了。
    回到农村家乡,我就帮助母亲参加生产队的“双枪”农活。有天从山上拔豆回来在嗮场铺豆萁,看见公社教干匆匆过来传达招生办电话通知,要我和居住在山上的一个同学第二天去县城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生产队长和在场社员们一阵阵欢呼,害得我既高兴又紧张。
    终于,我考取了大学,成为文革后本村第一个走出山村的读书人。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为文革后本村(石潭村)第一个走出山村的读书人。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为文革后本村(石潭村)第一个走出山村的读书人。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几十个农家子弟考取大学、研究生了。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学同窗
P06T@XW3WDJRR)ZEFAUL@%D.jpg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31年前的初中学生毕业照(1986年)
70I)T0YFKLECSFW(%$YON.jpg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7-11-12 16:36 编辑

吴云忠,男,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歙县,省委党校大学学历,现任歙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拟提名为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人选。

方向平,男,1963年7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籍贯歙县,大学学历,现任歙县卫计委副主任(保留正科级待遇),拟提名为歙县政协副主席人选。


汪洪涛,男,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歙县,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歙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拟提名为歙县政府副县长人选。方春生,男,196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歙县,省委党校大学学历,现任市纪委组织部副部长,拟任市纪委干部监督室主任。
叶建德,男,1962年9月出生,民盟盟员,籍贯浙江淳安,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拟任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局长。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记忆:三十年前在歙县二中的日子
吴云驾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7月7、8、9,是我们“新三届”79届高考的日子,距今已整30年。那一幕,已回放过N次,定格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恍如昨日发生的一般。
                                入学
当时歙县中学还没有全县招生,高考刚刚恢复,歙县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城,当地教育部门敏锐地意识到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为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于是决定在78年夏天举行一次全县统考,然后把成绩优异者集中起来进行强化训练,就这样我有幸成为歙县“五七大学”(今歙县二中)的一名学生。
高一,我是在岩寺中学(今徽州区一中)读的,因为学制的改变,实际上高一读了一年半。从高二起,我们就来到县城北边一个叫老飞机场的地方(据说原来民国时期准备在此修飞机场故名),在一个小山坡上前面驻扎着部队,后面就是“五七大学”。当时招生理科3个班,文科2个班,每个班大约40多人,老师也是全县抽调来的最好的老师。这让我突然想起一个词:特招班!
                               老师们
各位老师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但是许多老师的名字已记不清了,这让我感到很是抱歉。如有同学记得,请告诉我一声(留言),将不胜感激。
语文老师是一个儒雅的老学究,据说曾经被打成“右派”的,头发花白,且有点稀疏,每次上课都带着椅子。他对字词句的讲解,很透、很系统,在一次语文知识竞赛中我因此获了奖,奖品是一个小笔记本,至今还保留着。让我受益终生的是他对作文的评改,一字一句的改,改的面目全非,红彤彤的一片,像我现在给别人改稿子一样,简直叫你无地自容;他的评语也是一针见血,让我发誓一定痛改前非,久而久之竟养成写东西推敲的习惯,一步一步就成了现在这样......前两年回老家问起他,想去看看他,老同学说他已仙逝了,空留一声叹息。
数学陈绍康老师是上丰中学调入的,大个子,戴个深度眼镜,与鲍宜忠、张玉科比较熟,解题熟练,思维敏捷,可惜我没有数学天分,跟不上,高考只得了27分,惭愧啊!这个分数,在今天恐怕连三本都考不上了。后来上了大学,才知道历史大师郭沫若、吴晗中学时代数学也不及格,于是心里好受了一点。哈哈!
当时文革结束不久,不考外语,这让我们很高兴,事后想起来才懂得:今天的快活,明天的后悔,因为以后考研就没机会了。当然,有志者还是可以苦学外语,而后深造发达的。我这里纯粹是托词,见笑啦!
言归正传,政史地老师个个是顶呱呱的,讲课生动,概括精准,地理老师讲迪亚士到好望角的神情,到现在令人难以忘怀。政治程光华老师有点秃顶,脑门发光,是从南乡一所学校调来的,他的带点磁性的嗓音和讲课超强的逻辑性让我很是佩服。
让我终生难忘的当然是唐立德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很管用,记忆历史本来是学生们最怕的,但是通过他的整理(他自己手工在蜡纸上刻写,然后印刷出来发给所有学生,很是辛苦),以及教我们一些记忆方法,使得大家学起来轻松自如,成绩与日俱增。尤其他对每个学生充满关心,总是激励有加,考好的信心也越来越大。我和胡锦光(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导)、杨文海(现担任中国戏剧学院副书记)、吴紫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中心宣传处主任)几位经常被叫去帮忙阅卷,借此他总要跟我们说一些学法方面的问题,其实这是他工作的一种方法,类似于今天的面批。我们那个班因此高考一炮走红,当年历史全班80分以上的有20来人,其中我考了87.5分,名列全省第二,这是唐老师后来告诉我的。这样我自然成为安师大历史系的一员,同班同学胡智华、吴正利、凌阜生、胡武峰和胡国营等都入了安师大历史系。唐老师后来调入歙县中学,而且被评为特级教师。他是我的榜样,工作之后我曾经去看过他两次,真心祝愿他身体健康,顺心如意!
                             生活片段   

歙县二中校园内的文物古迹“南宋新洲石塔”,当时感觉怪怪的。该塔原名大圣菩萨宝塔,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属于重楼石塔,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因趣,其理益彰,趣因理,而趣益浓。幽雅的自然环境与典雅的建筑造型配合得十分和谐。我们常常站在塔边吃饭,许多打闹、轻松话题都刻上和谐的印记。
那个贫困年代吃是个大问题,买一份3分钱的白菜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我们农村来的同学基本上是带菜到校,一般是一星期一次,南乡的同学可能是一月回一趟家,我记得有同学木桶里的菜吃到上面长霉。当时最常见的菜是豆腐乳、辣椒酱和腌菜,因为这些菜一下子不会坏。当然,如果酱里要放一点腊肉,则成为童鞋们争夺的目标。
依稀记得那时年轻,特别能吃,有一天学校蒸大馍,我们几个比赛谁吃的多,结果我一顿吃了10个大馍,还有一碗面皮。现在想想有点可笑,不过大馍的麦香味至今难以忘怀......





分享: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2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