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黄山一樵 于 2010-5-1 20:23 编辑
徽州洪氏始祖洪经纶生平探讨 | | | |
洪经伦(生卒年不详,另一说是784年被杀),徽州文学首倡者,新安(古歙州、徽州)洪氏始祖。原为淮阴籍(今安徽淮安,另一说是河南淮阳人),唐天宝六年(747年)进士,官至谏议大夫,唐德宗建中(780年)“为河北黜陟使,因议罢方镇兵,而左迁宣歙观察使。隐居于婺源之官源(今婺源段莘官坑村)。”在担任宣歙观察期间,时逢国度多难,赋敛繁重,洪经伦对之以镇静,“稍暇,与士人讲说,为歙宣文学首倡。。(资料来源:徽州宗谱网,http://www.ljhwh.com/company/list.asp?news_id=410) 以上是我目前在网上能找到的关于洪经纶公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生平介绍,只是很简短。关于洪经纶的相关资料散落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婺源县志》、《宁海县志》及一些地方性的洪氏宗谱中。首先,我得声明的是,我不能100%保证这些史料中出现的洪经纶是同一个人。当然,由于都讲的是同一时代的事,所以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是同一人。也正是在这一假设之下,我们下面才能按时间线把其生平事迹窜起来。
747年:考取进士
洪经纶在唐天宝六年(747年)考取进士。
评:俗话说,盛极而衰,这时的唐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前夜,天宝前的713-741年是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王朝发展到了巅峰,而到755年便爆发了动摇王朝根基的安史之乱。因此,可见,洪经纶中进士时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由盛而衰”的特殊历史阶段。
763年:时任谏议大夫,镇压袁晁起义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唐肃宗李亨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对人民进行横征暴敛,结果又激起了以袁晁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在号称中兴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一起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郝郝战功)的镇压下起义失败了。广德元年(763年),袁晁的弟弟袁瑛率领500名骑兵残部,退据浙江宁海西北40里的紫溪洞。李光弼与浙东指挥使孙功裴、谏议大夫洪经纶追到紫溪,围困住起义军,最终导致那500人全部饿死洞中。
据宁海县香山乡洪家村《洪氏宗谱》及光绪《宁海县志》记载,洪经纶“后以亢直忤时,退隐邑之花架山”,后裔于花架山之东定居,就是今之洪家村。因为他曾任谏议大夫,后人为他造了座“大夫庙”。(宁海旅游网:http://nhly.net/news/3062302.htm)
评:洪经纶在747-763的17年年间如何从进士升到谏议大夫,期间又提出了哪些建议,这段历史还不清楚。据了解,谏议大夫专掌谏诤议论,唐初为正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正谏大夫,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分置左、右,各四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升正四品下,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这个官职并不高,至多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但却是唐代最重要的谏官,如魏征、褚遂良等都任过此职,再逐步进至宰相。有的资料介绍说洪经纶做过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的上司是御史大夫,属御史台,这也是唐代中央政府中比较重要的监察机构,但其官职比谏议大夫小,因此,洪经沦可能是由监察御史升任谏议大夫的。
780年:时任河北黜陟使,因误罢田悦兵,起兵变,被降职
780年刚继大位的唐德宗很想干出些大事,重整破烂的唐朝河山。建中元年(780年)二月,德宗命黜陟使(此官设立于唐太宗贞观年间,类似巡查钦差)十一人分巡天下勘定两税,河北黜陟使、谏议大夫洪经纶前往魏博、幽州等道。洪经纶不晓时务,甫至魏博,见魏博节度使田悦属下兵士有七万之多,就下符令田悦裁军四万,让这些人回家务农。田悦“阳顺命,如数罢之”,然后,他又把已经脱掉军服的将士召集于一起,激怒他们说:“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士兵大哭。田悦于是“出家财以赐之,使各还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资治通鉴,卷226,P7277)
旧唐书(卷127 列传第77)对此事的记载差不多:洪经纶,建中初为黜陟使。至东都,访闻魏州田悦食粮兵凡七万人,经纶素昧时机,先以符停其兵四万人,令归农亩。田悦伪顺命,即依符罢之;而大集所罢兵士,激怒之曰:「尔等在军旅,各有父母妻子,既为黜陟使所罢,如何得衣食?」遂大哭。悦乃尽出家财衣服厚给之,各令还其部伍,自此人坚叛心,由是罢职。及朱泚反,伪授太常少卿。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彭文峰对此有评论:史籍记载这次罢兵风波之后对洪经纶在河朔地区推行两税法的结果阙文。不过,罢兵事件本身提供了获取结果的线索。军队是三镇节度使实现割据统治,与唐王朝进行对抗的基础,是各藩镇赖以生存的资本。无论裁军数额的多寡,裁军本身就是对割据藩镇最直接、致命的威胁。值得注意的是,田悦对洪经纶裁军命令的态度是“阳顺命,如数罢之”,然后又通过出私财的方法将被罢将士重新组织起来。这一事件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此时唐中央视河朔藩镇为其有效统治区域,在经济政策的推行上并没有与其他地区区别对待。二、在河朔诸镇连兵反叛称王之前,三镇节度使虽然赋税自私,但还是不得不至少在名义上秉承朝廷政令,中央的各项政令至少在形式上能够在河朔地区得到贯彻。既然如此,两税法在河朔地区得以推行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推行的时间应该是在洪经纶河北之行以后,也就是“起请条”颁布之后不久,这与唐王朝控制下的其他承顺地区基本同步。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建中元年四月,德宗生日,“四方贡献皆不受。李正己、田悦各献缣三万匹,上悉归之度支以代租赋。”(见:http://211.64.240.12/xb/2005/01/唐代河朔三镇两税法实施.txt)
据《旧唐书·洪经纶传》载,洪经纶曾误罢田悦兵,招致后来的兵变,从而被免职。在河南浚县大伾山太平兴国寺朝阳洞北崖壁上,留有780年的洪经纶题记,“登于大伾,禹所经过,顶凸坤仪,根压洪河,天生忠良,济物弘多,山灵河神,俾环海戢戈。唐建中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敕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谏议大夫”这是目前大伾山保存最早的铭文,表达了愿刀枪入库,四海安定的良好心愿,由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1年6月与大伾山大佛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780年应该说是洪经纶时运不济的一年。想想看,他本是在中央政府任职的一个文官——谏议大夫,朝廷却让他去巡察下面的节度使,这些人可都是地方军区的司令官,封疆大吏。后来的史家评论他“不识时务”,误罢兵导致后来的兵变,从而被贬谪。结合本文开头徽州宗谱网的资料,他因此被“左迁宣歙观察使”,所谓左迁,也就是降职了。
780-783年:时任宣歙观察使,首倡歙宣文学
徽州宗谱上说洪经纶在唐德宗建中年(780-783年)“为河北黜陟使,因议罢方镇兵,而左迁宣歙观察使。”嘉靖《徽州府志》人物传中记载,洪经纶“为宣歙观察使......稍暇与士人讲论,为歙宣文学首倡”。(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
评:经过上面这一变故,可能导致洪经纶公对政治失去了信心,于是在当宣歙观察使期间首倡了歙宣文学,并有了隐归山林的想法,从而为古徽州文化作出了一定贡献,可以参看刘伯山的《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但该文没有对歙宣文学进行具体介绍。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经沦公在官场失意之后潜心文学,隐退山林是不难理解的。
由于宣歙观察使的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县,也是以前的丹阳郡,所以有人说洪经纶是丹阳人。婺源在唐代时就录属宣歙道管辖,因此,洪经纶日后选择隐居婺源是有基础的,他对这一带的山水、人土风情应该都很熟悉。另,新安在唐朝曾改歙州,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又改歙州为徽州,领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县六县,一直到20世纪。
注解:观察使是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唐前期常由中央不定期派出使者监察州县,名称临时确定,并无定规。中宗神龙二年(706)置十道巡察使,二年一替。景云二年(711)置十道按察使,均非常置。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改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治所设于所部大郡,职如汉代之刺史,察访地方官政绩。以后,采访使逐渐由朝廷所遣的监察地方的特派员转变为刺史之上的地方行政官。天宝时,在设置节度使的地区,往往为节度使所兼任。安史之乱后,内地增置节度使或防御使。防御使不授旌节,地位较低,常由采访使兼领。采访理州县,防御理军事,既为一人二任,则兼理军民。乾元元年(758)采访处置使改名观察处置使。防御及团练使往往由州刺史兼领,都防御使与都团练使则常由观察使兼领。观察使既无旌节,故地位低于节度使。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由于观察地位低于节度,故对中央较为顺从,唐后期财赋所出的东南八道多为观察使所领,但也有自观察升格为节度的。宋于诸州置观察使,无职掌,无定员,亦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准备升迁之寄禄官,实系虚衔。辽在不置节度使的州设观察使司,以观察使领本州政务。金代以节镇节度使兼管本管内观察使事,主管本州民政。元代废。民国初年,改清朝之分巡、分守道为观察使,以后改称道尹。
783年:隐居婺源官坑
《婺源县志》记载,宣歙观察使洪经纶与子全游,于唐德宗建中(公元780—783年)后,从黄石(今湖北省黄石市,另一说是从休宁黄石即现黄山市黎阳地区,较可信)隐居此两小坑(溪)汇合口处,为表敬慕之意,故名官源(即现在的官坑村)。
图: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段莘乡官坑村的洪经纶公墓,也是当地洪家祖宗总墓
784年:朱泚反叛期间任太常少卿,被斩
经纶公在隐居官坑之后,是终养天年,还是如史书中记载的,一年后“因叛被斩”?前者无从考证,后者倒是有些记载。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朱泚是何许人也!
朱泚(742年-784年),唐代德宗时叛将。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初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怀仙部将。朱希彩取代李怀仙后,朱泚又得朱希彩的信任。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朱泚为留后,朝廷即授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九年,他入朝以示恭顺。朱泚赴京师,以其弟朱滔留管州务。不久,他察觉朱滔有自立野心,遂上表请留京师,代宗命他统领汴宋、淄青防秋兵以防吐蕃。十一年,朱泚出屯奉天(今陕西乾县)。德宗建中元年(780),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将刘文喜叛,唐以朱泚讨平之。建中三年,其弟朱滔谋反,朱泚因此被软禁在京城。时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叛,攻襄城(今属河南)。四年十月,泾原军哗变。德宗仓皇逃往奉天,叛军迎朱泚为主,史称泾卒之变。朱泚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次年正月,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朱泚亲率军队围攻奉天,未下,而唐将领李怀光、李chéng等救援朝廷的军队已逼长安,朱泚被迫解围,退守长安。不久,李怀光亦叛,与朱泚联兵,乱事扩大,德宗复奔梁州(今陕西汉中)。直至兴元元年(784)五月,李chéng等军才攻克长安,朱泚逃往宁州彭原县(今甘肃庆阳西南),六月,为部将梁廷芬等所杀。
朱泚反叛期间,洪经纶曾被任命为太常少卿(专掌祭祀、礼仪,应该是个没什么实权的虚职),平叛后被杀。资治通鉴第231卷记载,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丙午(初七),李chéng斩掉文武官员中受到朱泚宠信与任用的崔宣、洪经纶等十余人,又表奏恪守臣节、不肯屈敌的刘、蒋等人。
《全唐文》第06部卷526中的《奉天录序》对此评论说,“建中四祀,朱泚作乱,居我凤巢,忠臣义士,身死王事,可得而言者哉。咸悉载之,使後来英杰,贵风义而企慕。承危伺嗣,与时浮沈者,其徒非一,正史备书,故阙而不录。志怀问鼎者,不敢漏网,夫简书直笔直言,无矫无妄,欲使朱蓝各色,清浊分流,质而不文,焉敢润色?恐史笔遗漏,故备阙也。李忠臣三朝名将,忽为叛主之臣;洪经纶累代通儒,乃作趋时之士。其馀源休蒋镇之辈,敬忠日月之徒,盖屑屑者,何足道哉!”
评:作为洪姓后人,相信很多人在感情上可能无法接受“经纶公因叛被斩”的说法,但是我个人认为,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安史之乱以后的唐王朝已经腐bai,地方割据、农民起义、贪官污吏之类的现象很多,反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何况朱泚反也是迫不得已。经纶公因为是“累代通儒”,加盟叛军,对士大夫阶层有一定的影响。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既然兵败,慷慨赴死就是了。至于史官的评论,无非是封建统治者的喉舌罢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经纶公是唐代中后期的名士,747-780年是得意之时,780-783年是失意之时。“评议朝政利弊,监察百官过失”这种官不是谁都能做得了的。在和平时代,碰到了开明的君主,谏官无疑是个有前途的差使;而到了乱世,各种利益集团冲突厉害,加上再碰到了昏君,谏官的出路就差多了。
经纶公罢田悦兵,相信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唐代中央政府的权威,但却是没有处理好,引起兵变,进而引发了朝廷的不满。接着被降职,接着潜心文学研究,接着辞职归农,这些都好理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为何在退隐山林之后,还要跟随朱泚反叛,做什么太常少卿,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经纶公有生之年,皇帝象走马灯似的换,历经唐玄宗(712-756在位)、肃宗(756-763在位)、代宗(763-779在位)、德宗(780-805在位)等四朝,从747年到784年,共有38年,假设经纶公25岁考中进士,他享年63岁(这个不一定准)。
最后,还是文章开头那句话,以上都是基于目前我能从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并假设这些资料中提到的“洪经纶”是同一人,穿插文中的评论也是一家之言,加上才疏学浅,如有不当,欢迎同志们指正。(洪钊峰,2007年4月3日夜,于北京双榆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