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辛馨 吴季秋
歙县歙茶产业发展中心立足“有地无人种、流转成本高”等土地现状,探索土地托管模式,通过托管进行耕地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菊农增收致富。
破解困境必须“托”
自实施土地承包制度以来,该县耕地种植模式主要为家庭小规模耕种,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这一传统耕种模式已面临困境;劳动力短缺。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走出农村,剩余在家的都是一些走不出家门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有效劳动力不足,造成土地抛荒、撂荒现象严重。生产方式落后。许多菊农缺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理念,加之既缺乏农业科技知识,也无灵通的市场信息,导致种植的菊花品质不高,在市场上销路不畅。土壤酸化严重。施肥不科学、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质量明显下降、生产力衰退、土壤养分失衡、污染严重,菊花品种退化。
精准施策放心“托”
近年来,歙县歙茶产业发展中心等有关部门稳步推进土地托管,采取一系列的菊花奖补政策,在保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托管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的土地,代为耕种管理,规模化种植菊花(黄山贡菊)。根据农户需求,推出2种有效的土地托管模式:一是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以土地保底收益价格+产品销售收益分红的方式,从菊农手中流转土地,盈利后分红。二是菊农直接与经营主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将土地委托给托管主体经营管理,根据经营情况获得收益。
近三年,共有近百家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植大户)实行土地托管,种植菊花总面积近6000亩。
成效突出持续“托”
通过实行土地托管,歙县迎来新“菊”势:土地托管将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菊花产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变了土地抛荒、撂荒现象,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善了托管耕地质量。集中化科学管理、示范、引领菊农实施土地健康化管理,土壤结构不断优化,土壤肥力持续提高,土壤微生物得到改善,土地质量全面提升;全面体现了科技应用成效。规模化种植菊花的基地通过采取“六统一”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黄山贡菊良种化100%,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生物有机肥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率100%,产品质量100%达到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菊花亩产量提升。菊花亩产量由原来的50千克增加到现在的75千克。
今后,歙茶中心将继续支持引导经营主体扩大土地托管面积,给广大菊农当好“地保姆”,充分发挥为农服务职能职责,逐步完善土地托管模式,以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加菊农收入,助力菊农共同致富的“钱”景越来越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