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游子归 于 2010-7-21 12:52 编辑
旧墟正史:由繁盛到没落
做官发迹、经商发达的徽州人衣锦还乡,置田园、修宅第、兴水利、建书院,村落因此繁荣,后都因徽商衰落、太平天国战火的破坏走向没落。
历史地理成因
徽州古时为越人居住之地,先秦时期这里已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文明。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形成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新安江及其 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
徽州移民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时期,南宋以后,位于徽州主要盆地休歙盆地的歙县岩镇、古溪、黄墩、潜口,休宁万安、阳湖等是徽州早 期的移民型村落。
迁徽大族境内迁居是徽州古村落产生的基本形式,但也有少数因交通等因素发展起来的村镇。歙县渔梁地处城南一公里处的新安江上游支流练江畔,因江中建渔梁坝 形成良港,成为徽州经新安江通往杭州的重要码头,进而发展成为集商业、交通转运、货物集散为一体的非农业性的村镇。村镇人口由码头工、渔民和商家等组成多 姓杂居,少有徽州多数村落常见的渲染宗法观念的牌坊等礼制建筑和世家大族的深宅大院。
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原为休宁县所辖,同样因新安江水路交通而发展起来。据考证,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屯溪作为地名已载入典籍,当时只是数户渔民集居的 渔村。明中叶发展成“十里樯乌”的村镇,晚清占有“地利”的屯溪逐渐成为徽州主要的客货集散地。历史上的商业街“老街” 因历史地位和景观价值成为全国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中原三迁
徽州最初的村落为古越人的聚居之地,属原始定居型村落。历史上中原人不断迁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古村落的主要建立者。“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 三朝为最盛” ,相应地“三朝”建立的村落也最多,勾画了徽州古村落早期的基本轮廓。
南宋经元到明中叶三百多年是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稳定发展时期,也是徽州古村落稳定发展时期,农耕社会、习尚知书是这一时期徽州古村落的基本特征。“虽十家村 落,亦有讽诵之声。”昭示了耕读文化已经成为这一时期徽州的主流文化。退隐官宦、读书之人构筑私家园林,对村落景观往往产生重要影响。
明中叶至清中叶是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勃兴鼎盛期,徽州古村落盛极一时,家谱志书多有记载。清康熙年间歙人程且硕《春帆纪程》描述了歙县村落盛况,“徽俗士夫 巨室多处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间社则有屋,宗则有祠……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 如城廓,殊足观也。”程且硕自祖父起已侨寓扬州,回归故里叹称家乡村落“宛如城廓” ,可见当时徽州村落的辉煌。
清中叶以后,经历了辉煌的徽州古村落逐渐走向衰落,一些昔日辉煌的古村落惨遭太平天国时期战争的破坏,更是一蹶不振。如婺源,“乾嘉之间,五乡富庶,楼台 拔地,栋宇连云。兵燹以来,壮丽之居,一朝颓尽,败垣破瓦,满目萧然。承平五十载,元气卒不可复。”
演化机理
南迁入徽的世家大族多饱学之士,科举入仕是他们保持发扬家族地位、撰取功名的主要途径。南宋后徽州作为朱熹桑梓之地,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 礼,习尚知书、科举入仕更是蔚然成风,推动了徽州古村落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徽商的崛起。中原人口迁入给徽州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文化,但徽州山多地 少,移民造成的人口增长给土地带来巨大压力,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据研究,南宋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2.2亩,清康熙 年间1.5亩。而在当时农业生产力条件下,绝无农桑利的土地条件迫使徽州人走上了“以贾代耕”的道路。
凭借励精图治的精神,明中叶至清中叶,徽州人创立了雄居全国商界达四百余年之久的徽商。受封建社会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徽商“以末取 财,用本守之” ,将大量商业利润撤回故里,购置土地、兴建祠堂、营造园亭广厦,将商业利润转变为封建土地资本,这方面的事例史不绝书。于是,明清时期徽州迅速发展成为江 南富饶之地,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称。
徽商输金故里使得徽州村落的空间规模、人口规模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力条件完全不相称。一般而言,农业性村落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耕作半径的大 小,耕作半径越大,村落的规模也越大,反之亦然。据研究,在现代农业生产力条件下可耕地较多、耕作半径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人口规模少有超过一千人的;而 山多地少的徽州明清时期已是“千丁乡村,他处无有也” ,说明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特别是大族聚居的村落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脱离了传统农业村落发展轨迹,村落发展基本仰仗徽商商业利润。学者胡适,徽州绩溪人, 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不可但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 ,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饿死,早已不成个局面。”
鼎盛时期的徽州古村落经济支柱是徽商,徽商的衰败引发了徽州古村落的衰落。徽商的衰败是从徽州盐商失势开始的,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廷废除纲法改行 票法,徽商丧失了世袭的行盐专利权。另外,清廷迫于财政困难严追盐商百年来积久的盐课,使得许多徽州盐商因之而破产。徽州盐商向来是徽商的中坚力量,盐商 的失势使得整个徽商势力大为削弱。
同时,西方列强侵略也给徽商以沉重打击。太平天国时期长江中下游是主要战场,而该地区正是徽商重要行商地区之一。更甚者,徽州向来鲜遭战祸,但此时却成为 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激烈争夺的地带,前后持续12年,几乎与太平天国在南京建国的时期相始终,战火蔓延徽州所辖各县,昔日辉煌的村落遭受巨大破坏。
典型古村落剖析
徽州古村落演化过程及机理可从歙县呈坎、棠樾,黟县宏村、西递等典型村落的发展得到验证。这里以呈坎为例,它位于歙县西北黄山脚下,距县城约二十公里。唐 末罗天真和罗天秩堂兄弟二人自江西洪都(今南昌)来歙定居呈坎,形成两个独立的罗氏宗族,前者被奉为前罗始祖,后者被奉为后罗始祖,前罗、后罗宗族都是到 了北宋末第八、第九世时人丁兴旺,为宗族兴旺、村落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据研究,前、后罗宗族发展各具特色,后罗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兴文重教、科举入仕。如后罗八世祖罗汝辑进士官至吏部尚书、龙图阁学士、新安开国侯、少师,生 六子,四人为通判、二人为知州。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徽州知府为罗汝辑等34人建文献坊,表彰后罗宗族读书入仕的成就。与后罗相比前罗入仕者较少,走的是经商致富的道路,崛起于明 中叶。后罗宗族诗书起家累官封侯,前罗宗族经商发达,共同将呈坎村推入鼎盛发展期。祠堂的兴建是呈坎鼎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明中叶后,前、后罗氏两族修建祠堂10座,其中前罗氏宗族的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续建于明万历年间,气势恢宏、构造精细、装饰精 美,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鼎盛时期呈坎村有前街、后街、钟英街等99条街巷,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扑朔迷离、宛如迷宫。20世纪 90年代全村仍保存有30幢明代民居、二百多幢清代民居。
尽管徽州古村落始建时期各不相同,但都经历了形成期、稳定发展期、鼎盛期和衰落期,科举入仕、经商是徽州村落走向兴旺的基本途径。做官发迹、经商发达的徽 州人衣锦还乡置田园、修宅第、兴水利、建书院,村落因此繁荣,后都因徽商衰落、太平天国时期战火的破坏从而走向没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