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2881|回复: 8

黄山市歙县长陔乡志

[复制链接]

1667

主题

1万

回帖

20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207143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突出贡献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09-2-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山市歙县长陔乡志0 长 陔 志长陔乡地处歙县南部偏僻山区,歙岭西麓,与本县的绍濂乡、璜田乡、小川乡小洲村、森村乡皋泾村相邻,南与石门国营林场及浙江省淳南县相邻。王街公路贯穿全乡,长陔岭蜿蜒起伏,气势雄伟。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8公里,境内有起点直达通往县城班车二辆,过往班车直达黄山市四趟、直达县城八趟。长陔乃街口之源,属新安江发源地之一,四周高山环绕,中部地势较低,年降水量约1750毫米,发源大连岭的南源河和发源长陔岭的长陔溪在南源口汇合为街源河上游,经磻坑、石门坑两地流入璜田乡境内。2004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原长标、长陔两乡合并为现在长陔乡,总面积达 90.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 88个村民小组,共有3876户,14467人口。乡政府所在地人口居住集中,常住人口4000多人。全乡现有六个村通公路,两个村通机耕路,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覆盖全乡,移动、联通信号覆盖乡政府所在地、长标、石门坑等地。全乡物产资源丰富,有耕地3587亩,其中水田2379亩,旱地120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油料有油菜籽、大豆等;现有茶园8648 亩,笋用竹万余亩,箬叶、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我乡土特产更具特色,长陔山宝“笋干、火腿、山芋枣、豆制品、箬叶等”更是声名远扬。长陔地处深山,山多地少,人均三分地、三亩山,有的村甚至还没有,自产粮不足,以前常靠竹笋、茶叶和采伐木材等地特产,用肩挑背驼步行到山外换取粮食来调剂生活补足口粮。由于原来交通必须从街口水路进山,很不方便,长期生活在深山区的人们有着勤劳节俭的习俗,生活简朴,衣着多数人备有几种衣服,分外出作客、喜庆宴事、上山劳作等类别使用。由于交通的不便,也受到影响到思想文化的传播,以前进城一趟常要两天,在封建男尊女卑的社会,许多妇女甚至一生都没有进过县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思想文化素质也逐浙提高,这种局面得到了根本的转变。长陔乡原属徽州地区直辖,距今二十一代约四百余年。下属十个行政村:长陔、礼教、上村、磻坑、韶坑、石门坑、南源、长标、谷丰、贤源。长陔、礼教、上村三村现在发展成为一体,礼教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历史上他们原属一个村即长陔村,上半村为上土屋(后翻调为“上头谷”)、下半村为下土屋(后翻调为“下头菇”),后于民国十年左右分为长陔堡、礼教堡,其中礼教堡有自然村上村,后于1958年左右高级社期间分为长陔村、礼教村、新村村。原长陔村周围群山环抱,地势较为平坦,河流自西向东走向注入千岛湖,山下两岸居满人家,曾享有“九槽十水碓、千灶万丁”之称。祠堂、庙宇、社屋和堂寺,参天古木在文革期间都毁于一旦。长陔从唐朝得名,村民主姓毕。新安毕氏族谱中记载,毕氏始迁祖毕师远,唐乾符间由河南偃师出仕新安,卒葬篁墩。生三子:长子毕衍从篁墩徒池州石棣,次子毕衡世守庐墓而居家篁墩;三子毕卫之子毕烈从篁墩迁浙江巨州再迁江西信州戈阳。毕衡生二子:毕文龙、毕文虎。毕文龙曾孙毕世仁迁休宁碧溪,毕世仁孙毕神謢、毕才謢。毕才謢九世安毕宗胜迁休宁双溪。毕神謢生五子:毕纶、毕绩、毕纬仍居碧溪;四子毕绍徒休宁陈村;五子毕经迁歙县长陔。毕经曾孙毕景镇由长陔迁休宁闵川,毕景安迁歙县城北市。毕文虎四世孙毕汝霖迁歙县石门,又数世复迁歙之嘉田。新安毕氏家族在宋代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毕升。毕氏从唐朝安史之乱十四世毕经从休宁迁居长陔,在毕文虎之后最兴旺,有“三房五炎分九派、任公九子十三孙”之称。磻坑村位于长陔村与石门坑村之间,街源公路从村中横穿而过,村民沿河而居,有一座水泥桥联接两岸。据今仍保存完好的《盛氏家谱》记载,盛氏来磻坑(当时称磻溪)定居始祖满公的祖父是南宋卫戍军一长岁,于南宋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无(蒙)军渡江下攻占都城临安(今杭州)前夕,准备逃到浙江清溪县(今称淳安)茶园镇安身,获知临安已被元军占领因故不能安身,又随皇室南逃福建沿海漳州等地,又辗转来到徽州歙南南源深山处,为了生存开荒种玉米、采野果维持一家人生活,王室被元军追逼灭亡后,宋都被蒙军占领,满公祖父仍派儿孙们从南源到三十余公里外的街口(水路码头直行为表现杭州)打探消息,得知宋室不复存在,不久祖父、父亲也相继去世。在暂住南源时,常路过磻溪(今为磻坑),因见当地开阔、阳光好,帮就在父亲去世后移居至此。从南宋末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至今已600余年。盛氏来磻坑定居传到如今已经22代,自始满公起至五世排起兄弟四人,名仕荣、仕华、仕富、仕贵,除二房仕华移居淮安失去联系外,其余三房至今仍在磻坑繁衍生息,另外除少数工、学、商、婚嫁等外迁外,少数娶亲等移居至此,而真正在其它城市定居的只是近半个世纪,盛氏仍是磻坑最多的姓氏。清代以前属歙县24都,民国改保甲制,属长埠乡(长陔、长标和胡埠口)南坑保(南源、磻坑),1949年5月底仍属南坑村,在1949年10月建国时才正式称磻坑一直沿用至今。据家谱记载,盛氏在磻坑定居后,曾经元、明、清和民国数百年来,先后两次建造盛氏总支祠两次,从厅三次。总支祠匾为《叙伦堂》、上厅匾为《馀庆堂》、新厅匾为《敦睦堂》、下厅匾为《松年堂》。清光绪年间,第二次建造的总支祠,解放后改建为小学校,新厅也被改建成茶叶初制厂,因此也没有遗留宗祠等古迹。韶坑村旧称“维新村”,历史又名“韶铿村”。全村有28部族谱,是“洪武”六年进住。“维新村”其名主要起源于民国时期,该村与长陔村打架出了人命,漅地徐氏宗族省议员“作老祝”(儿子徐促航当时为国民党最高法院太士)提议,韶坑人不懂文化,提高修养与素质办学校,故以县政府送来“维新学校之扁”,并配备老师,那是街源唯一的一所公办学校。于是该村就命名为“维新村”,至于前名“韶铿村”的来历却无从考究。徐姓是韶坑的主姓。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此联为韶坑村徐氏宗祠联。徐氏宗祠始建于1781年,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祠内木雕工艺精湛,是县级保护文物。此宗祠木料全是株树和银杏树所建,从无蜘蛛网,祠内有精致的砖雕、石雕、木雕。祠堂分三进,与众不同之处是:本此正堂设有半步金梯,据说半步金梯是徐氏代君过方能设置的。传言是徐茂公代君三月。祠中有水井一口,水质甚好。堂内有“徐氏宗祠”“惠安堂”“佑启后人”三块扁。宗祠前联:西周王候世胄,东海将相名家;正堂联:圭壁昭明为采惠,衣冠济美是华宗;后堂联:东海源流远,南韶世泽长。据“徐氏宗祠”族谱记载分兄弟三人上门厅、下门厅、中门厅迁居“隐里村”。上门辈行为“日兆有开名,立承祖舜,世荣缘积善,永振家声”;下门厅辈行为“东元培德高”就未拟下句了,后一秀才徐名祥作“西江月”一首继辈行:“士学诗书执行,文明正大传家,章尔等甲高标,致君泽民荣耀”。 石门坑村原名石川村,位于长陔乡东大门,有近千年历史,文革期间又名红心大队,传说石门坑水口有两石相对队门,又临小河帮所以称石门坑。一九八三年成立石门坑村委会,至今一直沿用石门坑村名。村中姓氏以王氏为王,另有程、余、江、鲍等姓。按辈行王氏排行为:元志诚正聚德治平学问思考智但穷行等80代,现已到学字辈。程氏排行为:明福光国时和世美长发其祥等48代、积善有庆存但克昌。余氏排行:武文世守祖训家振兴中华字界大同,现已至家辈。石门坑是徽戏发源传播地之一,曾有村中名演程松顺、王正同、程祖煌、程有方、王有权等人前往合肥等地演出指导。历史曾遗留下清皇赐《状元及第》金篇在文革期间被抄,目前保存完整的有程氏宗祠和王氏宗祠及王氏族谱和程氏族谱,民国时期长埠乡公所曾设王氏祠堂内,辖长陔、长标、胡埠口。南源村是革命老区,1935-1937年有部分游击队队伍在此驻扎。在1937年底,方志敏领导的江西红军约1000多人进入长陔一带开展活动,南源就是主要的驻扎地,一个多月后方志敏率部撤离。长标村东邻璜田乡,西邻绍濂乡,南有大曾岭与浙江省淳安相连,北邻小洲乡,全村约四百平方公里。附近有较为出名的发明尖山脉(海拔1800余米)。原有王家祠堂(后建造成长标小学)王家庙宇(文革时期被毁)邵家厅堂(后被改建造为医院)。谷丰村座落在500余米的高山上,人员居住分散,村内以程、洪、毕、徐、王姓为主,属篁墩、桂林等祠堂的分支。历史上村也设立过保、甲,具体亦无资料查证。贤源村位于长陔乡北部,海拔550米以上,境内有最高峰—白石降海拔高达1100米。境内曾有通往县城古道,街源外出人士、采购生活生产用品须经茶源过往再通过皋径、满田、绍村、朱家村、渔梁到达县城,古道通县城50公里。我乡教育卫生事业在近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现有中学1所,学生626人,小学7所和2个教学点,入学儿童1334人,教职工共95人。长陔中心学校承当着管理全乡的基础教育任务, 下设一所中学、五所小学和三个教学点,校园占地面积16166平方米。中学部现有685名学生,12个教学班,34名教师;小学部有1198名学生,34个教学班,60名教师。是歙县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之一。长陔小学和韶坑小学两所教学楼由港商沈炳麟先生领衔投资兴建,其中韶坑小学的“恩美楼”于1997年兴建。长陔中学郑格如大楼由马来西亚华人郑格如捐资50万元港币兴建,是我乡的标志性建筑。坚持“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办学效益日益提高,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热心帮助,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同时群体教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筹建和改造使长陔中心学校舍面积达5643.7平方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危房基本消除。另外,长陔中小学都分别建有图书室、实验室;04年3月,学校自筹资金,在歙县农村学校中率先兴建了一个较高规格的多媒体教室;04年10月,校荣幸被纳入“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学校,所属中小学都按国家标准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拥有模一教学点两所、模二小学五所、模三中学一所。还接了光纤上了互联网,建成校局域网。教育教学设施较完备,现代技术含量高。近些年来,长陔中心学校加大布局调整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后撤并了2个小学6个教学点。04年暑期,将各村小的六年级撤并到中心校本部的长陔小学,向寄宿制农村小学迈出了第一步。计划在08年前,创造条件,逐步将各村小的其他年级,撤并到长陔小学,创办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学校,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长陔中心学校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二000年至二00五年连续获得歙县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二、三等奖,近年来,初中毕业会考和升学考试成绩稳步上升,04年度,初三毕业会考总平均分位居全县第四名,7名学生被省示范高中正取。 05年初三毕业考试成绩又名列全县前茅,中招考试有23名学生达省示范高中录取线。学科竞赛也取得优异成绩,语数英等学科,我校学生均榜上有名。曾有徐国辉同学获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6名学生登上英语竞赛市级奖榜,占我县获奖的1/5,学生绘画、作文、演讲、朗诵等也连续获得大奖。教师论文也多人次获奖或发表。05年,长陔中心学校被评为“黄山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长陔中心学校显著的办学效益赢得各级领导的称赞和广大群众的信赖。周边乡镇的许多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向往转入长陔中心学校。长陔中心学校近几年来崛起的歙县山区学校的明星。我乡卫生系统在建国后有了较快地发展,目前全乡有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6人,村卫生室13所,医务人员14人。乡政府所在地的长陔卫生院筹建于1956年,当时称“长陔区卫生所”,又名联合诊所,院址在私人家中。1958年大联合取消,成立了长陔卫生所。1964年到1968年成立了长陔人民公社卫生院。1968年后汪明光任院长后,筹建长陔人民公社卫生院房屋,在长陔粮站隔壁,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2层砖瓦结构,这时医院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开展中、西医、妇科等。1973年-1988年该院中、西医、内、外、妇产科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89年筹建了长陔乡卫生院综合楼。1998年完成了医院综合楼的建设,并建设了医院附属工程楼。,2003年增加了X光机、B超、心电图、检验、外、骨科设备,医疗技术大大提高。在我乡许多历史较长的山村,受封建思想影响,流传着许多传说,如韶坑古亭的传说:“上帝亭”位于韶坑村头,以前又名上亭。相传古时浙江省淳安久旱无雨,要来此亭求雨并背神水回家而因此得名。此亭前有香炉峰还有一石塔和被命名为“企鹅石”的石头,在石下有一株“神柏”,胸径达4米多,亭下角石基下有凉水塘,就是为来往行人解渴而砌成。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企鹅石”、“神柏”、“神水”至今仍在。神水清甜长流,神柏子孙甚多,几百年来,生生不息。每逢清明时节香烟缭绕,树枝上红、白、绿纸钱随风飘舞,人们祈求神柏保佑。距上亭不远有一路亭,传说此亭是为当时文人徐文富考中“秀才”后而建,亭内石壁上雕刻有“韶铿毓秀,德里钟英”字样。 “咏罄亭”位于“中苍岭”,相传为清代乾隆年间徐金莲所建,是长陔与韶铿中心点,一般古时人赶路到此都要坐下休息片刻。亭外上台阶就有一“接主亭”,又名“鬼神坛”,由石板搭成,并有诗曰:筑坛追古始,灵爽荫仙源。传说在未建此坛前有神灵作乱,每日下午3-4时鬼神活动、搭台做戏等,韶铿村当时云长陔看戏,结果就到此园地或坟墓地“看戏”了,为压住鬼神,先生点示建起此亭,日后基本平静,此亭已在文革时期被破除迷信时所毁。在徐氏宗祠前还有一亭称“五昌亭”亭前有石心雨来柱,柱分十面佛神字。亭对面有大枫树一棵,生长茂盛,五人合抱仍有余。另外在韶坑村还有“修神洞”的传说,相传当时修神者一石匠绰号“麻子深”未成全仙,因在此洞修炼而得名。目连戏起源于祁门,流传的范围却到达徽属六县,包括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绩溪,以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邻省。据初步调查,明清时期徽州及其周边的目连戏有20个左右。目连戏后来流传大半个中国,许多地方剧种也积极移植上演,如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清康熙年间,皇宫也开始搬演郑之珍的《劝善戏文》。乾隆年间,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天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王婆骂鸡》、《哑背疯》、《老背少》等折子戏。目连戏300余年经久不衰,一直传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目连戏作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戏曲曲种,在徽州及其周边以至后来流转至大半个中国,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目连戏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角色行当、唱念做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因此,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目连救母的故事以戏剧的形式广为流传,以至在中国戏剧史上产生一定影响,与祁门密切相关。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笃信佛教,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因为戏文故事本身为民众所熟悉,其中所宣传的忠、孝、节、义为社会传统所认同,加上唱白质朴,广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窜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所以《劝善戏文》一经搬上舞台,即受到大众欢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目连戏。《劝善戏文》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作者将儒家文化精神灌注到目连救母这一佛教故事中,在大力弘扬故事原有的“孝”的理念的同时,还增添笔墨,写目连辞谢朝廷征召,阐释了《孝经》等儒家典籍中“移孝作忠”的忠、孝两者的关系,表现了徽州“程朱理学”的文化理念。剧本还以大量篇幅宣扬了佛教的“因果轮回”和道教的“阴阳二气”、“天命”等观念,三教教义融会贯通,内容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当时传统社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劝善戏文》反映了徽州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值得称道的是,目连戏武技高超的特点,为后来徽班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最为吸引观众的地方之一。目连戏是一个复杂的文艺现象,虽然以佛教的面貌出现,但它包容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佛教的因果报应,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忠孝节义,在剧中都得到了体现。明清时期在徽州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就是吸收释家、道家学术思想成果创立起来的新儒家学派。郑之珍生活在程朱故里,其思想必然受到新安理学的浸淫。经他改编整理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正因为目连戏在表演形式上受到民间老百姓的欢迎,意识形态又符合士绅阶层的要求,所以在徽州一直很盛行。在我乡就有两个目连戏班较为出名——韶坑班、长标村的劝善班。据高庆樵《徽苑谱春秋》一书的介绍,韶坑目连戏班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组建,组建者是该村的徐光有。该村请了一位浙江开化的师傅教习了3年,村里形成了两个戏班,一个叫韶坑大社,一个叫仙原大社。由于教戏师傅的帮助,两班的演出水平都较高,也就被请到徽州各地演出;由于戏班赢得一定的收入,该村又衍生出两个戏班,加上原来的两个戏班,长年在徽州各地演出。它们演出的剧目除了《劝善记》外,还有《梁武帝记》和《西游记》等;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它们又学习了徽调和京剧的一些剧目,如《空城计》、《甘露寺》等,白天演出这些剧目,称为平戏,晚上演目连戏。韶坑人因为以演目连戏为谋生手段,所以村里订下了技艺不外传的规矩,也就保存了不少从清代以来的演出仪式和技艺,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对该村的目连戏演出进行了录像。长标村组建目连戏班是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后,该村见相邻的韶坑村人唱目连戏能够谋生,就设法从韶坑村得到演出的本子,然后由本村的秀才王靖邦予以加工,编成了《梁武帝记》、《劝善记》、《罚恶记》、《解司记》、《西游记》五个剧本,在唱腔方面,吸收了新兴的徽调和早已流行的青阳腔、昆腔等曲调,较之韶坑目连戏班的唱腔更加悦耳动听,在伴奏上,丰富了武场的乐器。经过这些加工和提高,长标目连戏后来居上,戏班每年都要在外地长期演出,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以后。目连戏在相当程度上属于“仪式戏剧”。它不是以集中的戏剧冲突、突出的人物塑造、优美的唱腔音乐吸引和取悦于观众,而是以严肃的仪式让观众产生对神灵的敬畏,祈求神灵的庇佑。其演出出于“娱神”目的,“仪式化”特色也就非常突出,“一般在‘正戏’之前,均要‘祭猖’、‘斋戒’或者‘赶鬼’;而在‘三本目连’正戏当中,又都要穿插爬竿、结网、窜火、叠罗汉之类的杂耍。但在具体做法上,各地都有各地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1989年11月23至2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中心对我乡韶坑村的目连戏演出进行了录像,陈长文撰文记述了此次为录像而演出的过程。此次演出的仪式化特点同样极为明显。演出前不仅要拜先师,还有起猖等一套迎神的仪式;结束时也有退猖等送神的仪式。长标、韶坑的目连戏班以武功出名,“蜘蛛结网”、“叠罗汉”、“打桅”等表演都十分惊险。韶坑目连戏班在演出过程中表演的武术、杂戏有:《梁武帝》本一开台就有“舞狮子”、“舞象”,其后有“舞金刚”、“打筋斗”、“舞蛇”;《劝善》三本中有“舞龙”、“舞火”、“打堆罗汉”、“摸罗汉”、“打拳”(含“软手”、“花棍”、“舞棒”、“板凳花”)、“盘桌”、“盘凳”、“跳白鹤”、“硬结网”、“软结网”、“舞叉”、“抛叉”、“打桅爬杆”等,这些表演与汉代的百戏表演相近,可谓有“百戏”之遗风。另外一方面,目连戏也有多处观众参与的演出场面,韶坑目连戏演叉鸡婆一段戏、《上吊出鬼》一出戏,穿插了赶鬼的情节,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完全地参与到演出之中,成为戏中追赶“吊死鬼”的一员。“这种将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将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的演出方式,使戏剧的情境进入了一个绝大多数观众误以为是真实生活的境地,从而全身心地感受到了戏剧所表现的社会气息,并进入到真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神与鬼活动的宗教环境中去。”我乡长标、韶坑目连戏,它的唱腔较规范化、戏曲化,基本上是联曲体,且用大小嗓结合的唱法。据老艺人回忆,常唱的曲牌有‘风入松’、‘马不行’、‘步步娇’、‘娥儿郎’、‘新水令’、‘寄生草’、‘红衲袄’等七、八十个,而且曲调比较高亢、优美,善于表达喜、怒、哀、乐各种不同感情。”这种差别,也正是目连戏是以剧本为主干的特点所决定的,同一个剧本,可以由不同的声腔音乐演唱。徽州目连戏如此,全国各地的目连戏也是如此。民间还常常把“打醮”、“庙会”、“请菩萨”等活动同目连戏结合在一起。很多地方在闰年或闰月以及遭到天灾人祸时演出目连戏,演出的规模一般都较大,三天三夜到七天七夜不等,而且往往从太阳落山演到次太阳出山,俗称“两头红”。有的地方白天唱“平台”(徽剧或京剧),晚上唱目连戏。在1979年韶坑班就演出过三天三夜的目连戏。另外我乡各村还有石门坑的六庙会:汪公大帝正月十八活动,演戏长达三天三夜;雷祖庙会:六月二十四日起一般演三天戏;太子庙会:五月二十五日三天搭台演戏;观间庙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由于我乡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山清水秀,山水之灵育笋脆嫩鲜美。经特殊工艺加工后,风味独特,鲜味别致,食之清香、爽口、开胃,回味无穷,没齿难忘。绿笋历为徽菜佐料和原料。我乡为歙岭西麓,街源河的源头,其海拔平均六百多米。境内平均海拔650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以砂土为主,适宜于雷竹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长陔“山宝”之一的雷笋干的盛名。竹笋加工历史悠久,晋末即有盐笋干加工方法的记载。至元、明、清三代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绿笋加工工艺为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艺为:选笋—剥壳去蔸—加盐干煮—烘烤—烘焙—理条扎捆—保存(或烘干—保存)。绿笋成品:单株笋干长不超过30厘米,肉质肥厚,带笋衣,无退节,无杂质,扁圆形,带绿色,香味浓郁,味美可口。绿笋经水发脱盐后,切断或丝,可配以肉类、海鲜等炒食、做汤及作火锅配料等,可配青椒、青蒜炒食,或与猪肉、老鸭同煮、炖。绿笋含盐多,以其为主的菜肴,忌加酱、盐;作辅料重慎加盐。野生箬叶,即箬竹的叶子,可编制竹笠,也可以包粽子。 我市及毗邻的江西婺源、浙江开化等地,是我国野生箬叶的重要产区之一。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箬叶这种“绿色包装”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我乡从事箬叶生产加工迅速发展。在加工方式上,采用晾晒方式,有效保证了质量,产成品远销全国各地。目前,目前我乡已成为黄山市较大的箬叶生产、加工、销售地。另外我乡的街源蕨菜干、蕨粉等都享有盛名。 "长陔志在长达数月的修改后,拟定稿了,但由于人力、物力等诸多原因,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转自故园徽州)
QQ:371636564 或510750633   邮:zw3028@126.com   tel:0559-6518578 手机:13013123028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tulou88

4

主题

1380

回帖

533

积分

举人

积分
533

新人进步奖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

发表于 2009-2-1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以前去过的.

以前喜欢的人也是那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堂。

7

主题

145

回帖

726

积分

举人

积分
726
发表于 2009-2-17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地车爱好者的好地方啊:lol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0

主题

1729

回帖

5万

积分

状元

13588884919

积分
59872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起早贪黑奖

发表于 2009-2-18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这么大都没有去过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89

主题

2877

回帖

1562

积分

探花

积分
1562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帅哥勋章起早贪黑奖爱心天使奖

发表于 2009-2-1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以前也去过的。:victory: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89

主题

2877

回帖

1562

积分

探花

积分
1562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帅哥勋章起早贪黑奖爱心天使奖

发表于 2009-2-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喜欢你扣分哦!:dabin11 :dabin11 :dabin11 :dabin11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

主题

8

回帖

28

积分

童生

积分
28
发表于 2012-4-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在哪里?{:soso_e145:}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

主题

8

回帖

28

积分

童生

积分
28
发表于 2012-4-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把石门坑村江姓的辈分情况也说一说i。我要给你憋死啦!怎么讲到余姓就停下来呢?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

主题

8

回帖

28

积分

童生

积分
28
发表于 2012-4-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啦!请伱务必回复。{:soso_e100:}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0-21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