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高度的血缘性和地缘性。以近代观点看来,这种高度的血缘性和地缘性在传统中国社会造成了零散分割的局面,加强了小群的观念,削弱了大群的意识,因而延展了我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自历史观点看来,血缘组织如家族制度,地缘组织如会馆制度,皆系应传统社会某些阶段中实际的需要而产生,曾具有积极的社会与经济功能。家族制度的社会功能极为重要,其经济功能可能不如一般学者想像的重要,而且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可以不论。工商性质的会馆的经济功能非常重要,曾引起不少日本学者的注意。早在一九二二年和田清已经对我国会馆和工商行会问题提出讨论。不久加藤繁和仁井田升即到北京调查若干行会和工商性质的会馆,就地搜集资料。根岸佶除了曾作全面性的研究以外,又以上海行会会馆为对象。今崛诚二则以清代及民国的归绥行社为对象。都先后有专著行世。他们研究的方法,是先对实地调查过的若干行会的组织、功能、经费、规制等加以详细的分析,然后再作一般的推论。因为他们研究的核心仍是有限数量实地调查过的工商行会,资料集中而且原始,所以易见功效,成绩超越西方学人之上。因为日本学者的主要对象是工商行会而不是地缘组织,所以他们对地缘性的会馆制度尚未曾作全部的研究。例如明清两代北京各省府州县试馆性质的会馆,他们仅仅附带提及而未加详论。他们虽对北京、上海、归绥等地的若干工商行会有重要的供献,但似乎还不能圆满解答一些比较广泛的问题。例如:我国明清及当代大都市中究竟有多少会馆和兼具地缘性的公所行会?是否仅仅北京和大的都市才有会馆?究竟会馆的地理分布普遍到什么程度?这类广泛的问题虽极基本,事实上却最难解答。内中主要的困难是由于缺乏全面性的文献和调查资料。本文主要目的之一即在详列大小城市会馆之名,以为今后中外学人更进一步较全面研究的参考。因为文献资料极端零散,大多数方志皆忽略会馆公所,这项近乎机械的工作,费力虽多,收效则甚为有限。因为文献记载多阙,本文所能列举大小各地的会馆当然不会详尽,与实际数目相差必远。但这有限的收获已经代表十余年来作者为研究明清土地、作物、人口、移民而遍翻北美所藏中国方志的附带结果之一。日本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国业缘性的工商行会,因行会而牵涉到地缘组织的会馆。本文的研究对象完全是会馆制度,虽有时不得不兼论会馆与公所行会的关系,但重心始终在地缘组织。再前此中外学人研究我国行会及会馆制度时,往往仅注意到这种制度如何强化我国小群的观念,延展了大群意识的产生。这当然时相当正确的,前此论著已经很多,本文不再赘述。不过地缘组织表面上虽反映强烈的地域观念,但无时不与同一地方的其他地缘业缘组织经常接触,发生关系,谋求共存共荣。几百年中同一地区各种地缘业缘组织经常接触的结果,也未尝不有助于窄狭畛域观念的融消和大群意识的产生。此点前人既未多发挥,本文最后一章中当提出实际例证,以说明明、清两代的会馆制度,在我国社会逐渐“近代化”的过程中,实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于会馆制度之起源,晚明博闻强记如沈德符、朱国桢,和合著《帝京景物略》的刘恫(当为“侗”)与于奕正等人已经不甚了了。近代中日学人无不遵循彼辈之说,以为北京会馆之制始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嘉、隆之际。方志中幸存的资料证明早在十五世纪二十年代永乐迁都之时,即已有人创建会馆。再近人论北京会馆性质者,无不根据晚清文献和现代人士的印象,以为北京各郡邑会馆自始即系试馆。但史实并不如此。所以本文第二章中对北京会馆之起源与演变加以详论。再则我国的籍贯观念在人类史上确是相当特殊,此种特殊的籍贯观念与地缘组织之极度发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本文第一章就分析形成籍贯观念的主要因素。至于会馆和公所的组织、功能、经费、规制等等,都是前此学人所最注意的,本文除偶一涉及以外,均行避免讨论。
【后记】
本刊原系作者综合明清社会经济史工作长期计划中一个较小的环节。因为篇幅关系,更因鉴前此学人最喜长篇抄引会馆公所规章,所以本文除必要一二处外几乎完全未用会馆的组织、功能、经费、规章这类最现成的资料。此类未用资料当另撰英文专刊择要论及。本刊只第一章和第六章涉及理论,其余四章均重史实。事实上近年来大陆上对明清经济史料的整理很有成绩,对明清业缘地缘组织也有论文和专刊,内中往往牵涉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中心理论问题。本刊作者充分了解这个中心理论问题的存在,而且个人分析论断和大陆史家有相当基本的差异。至于会馆公所的兴衰究竟与“资本主义萌芽”有无关系,究竟“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名词是否合理,因所涉极广,也只能留待今后拟撰英文诸(疑当为“著”)作中多方面详加讨论。
过去两学年中,作者曾获芝加哥大学研究院社会科学学院(The Divis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及远东文化研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Far Eastern Civilizations)之课余资助。本专刊之得以完成,其他研撰计划之得以逐步实现,皆与以上资助有关,特此申谢。
一九六五初秋,芝加哥。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籍贯观念的形成(1)
第二章 北京郡邑会馆的起源与演变(11)
第三章 晚清北京郡邑会馆统计(府城试馆、省垣试馆附)(23)
第四章 会馆的地理分布(上):商埠、省会、一般州县、工商镇市(37)
第五章 会馆的地理分布(下):长江中、上游与汉水流域(67)
第六章 会馆与地域观念的逐渐消融(101)
后记(115)底注(117)
引用书目(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