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的调整,初步形成了我国东部繁荣、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国家区域开发大格局。而在此期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缓,出现“塌陷”,直接影响着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部需要通过其核心区域即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中部崛起。为此,国家统计局中部崛起问题研究课题组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采用了3+5泛长株潭城市群概念)、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进行比较分析。
实施中部区域增长极战略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作为一个人多地少、地域情况特殊、人文历史比较复杂的区域,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整个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二是区域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突出;三是经济国际化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型联系较弱。中部地区相对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就是城市密集区,也即是城市群组织区域。城市群增长极的形成,可以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化的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就等于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安装了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4个中部的城市群写入文件,4个城市群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4大城市群战略地位的提升可以看做是中部崛起战略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建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可以认为是国家实施城市群为增长极战略带动中部崛起的强化,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将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中部四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区域总面积为2.81万平方公里。由于该城市群数量略少,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和中部其他城市群比较偏小,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对区域的推动作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湖南提出了泛长株潭城市群,即以长株潭3市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又被称为“1+8”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以省会武汉市为中心,在行政区划上包括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8个省辖中小城市及所辖区域,城市群区域直径大约为100公里。该城市群的劣势是城市群体系不完整,武汉为特大城市,其余8个城市均为小型城市,城市群内的产业链条不能顺畅衔接。城市群产业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制造业不断衰退,人才外流,市场出现萎缩迹象。区位优势没有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843个乡镇。区域土地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多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中原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2006年该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为7084.38亿元,占全省的57%。
皖江城市带位于安徽省中部,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个城市组成。长江在安徽省境内共长约401公里,被称之为“八百里皖江”,故这个城市群被称为皖江城市带。城市群占地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63%;2006年末人口数量为2545.1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60%。从区位条件来考虑,皖江城市带是中部地区最接近长江三角洲与其他沿海省份的城市群,并与之有密切的经济交流与人员往来。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交通网络密集,对外联系方便,区域的经济外向度较高。综合商务成本低廉,发展潜力很大。但皖江城市带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的经济重心逐步向东转移。城市群核心区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在城市群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另外,该城市群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中部四大城市群竞争力比较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群规模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方面。2006年中原、武汉、长株潭、皖江4个城市群的GDP分别为7084.38万元、4599.79万元、5650.94万元和2781.12万元。以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长株潭居第二位。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4个城市群的GDP增长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0.08%。中原城市群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2个百分点;皖江城市带居第二位,达到14.5%;武汉城市圈增速居第三位,为14.4%;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增速相对较慢,为13.1%,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2个百分点。2006年4个城市群的人均GDP分别是:中原17300元,武汉14715元,长株潭13967元,皖江11789元。只有中原城市群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084元,这也说明目前中部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和国内其它城市群相比较弱。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比较。在人口规模上,长株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相当,处于四大城市群前列,分别为4046万人和4095万人,其人口数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63.8%和43.6%。武汉城市圈人口规模居第三位,为3126万人,占湖北省人口总数的54.9%。皖江城市带人口规模最小仅2359万人,其人口数量占安徽省人口总数的38.6%。在城镇化水平方面,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最高,为4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9%)2.1个百分点,其他城市群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株潭城市群次之,城镇化率为41.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而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4个百分点和2.70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目前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实力和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城镇化水平较低,整体规模偏小,城市的积聚能力较弱,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制约了中部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生产要素比较
初级生产要素。课题组从制约区域发展的能源瓶颈和区域的投融资情况考虑,选取了全年用电量、供水能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个指标进行比较。
从全年用电量来看,长株潭城市群为4878.42亿千瓦时,远远低于中原城市群9366.58亿千瓦时和武汉城市圈的7965.91亿千瓦时,仅高于皖江城市群的用电量。在供水生产能力方面,长株潭城市群最高,为1051.60万吨/日,几乎是中原城市群的2倍;中原城市群水平最低,为555.40万吨/日;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为676.70万吨/日、585.57万吨/日。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源的供给。目前中部城市群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强的资源约束,高消耗高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国家批准长株潭和武汉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也是为了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全年用电量和供水生产能力两项资源约束指标来看,长株潭与中部其他城市群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两项指标,中原城市群均处于第一,长株潭城市群处于中上游水平。从投资看,中原城市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47.7%,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分别为46.6%、41.9%和52.0%。中原城市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速度最高,为40.2%,武汉城市圈为23.4%,长株潭城市群为24.7%,皖江城市带为34.0%,固定资产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高级生产要素。课题组选取了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科技教育投入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从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比较可以看出,武汉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最多,为282.07人,是中原城市群的1.48倍,是长株潭城市群的1.62倍,是皖江城市带的2.87倍(见图1)。从人均科技教育投入指标看,武汉城市圈最高,为251.36元;皖江城市带位居第二位,为248.29元;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236.67元和204.27元。武汉城市圈的人口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人才资源相对丰富。长株潭城市群于其它中部城市群相比处于中游。
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名校云集,因而高级生产要素比其他两城市群相对要丰富,发展后劲较足。其中核心城市武汉不但拥有全国第一个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和唯一的生物安全最高等级P4实验室,还是全国第一个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科技竞争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的科教资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与另两者有一定差距。
产业结构比较
城市群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由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来体现。课题组仅从产业结构比例和万元GDP耗电量两个视角对中部4大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产业结构比例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在中部4大城市群中最高为15.6%。,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中原城市群最高为57.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武汉城市圈最高为43.8%,长株潭城市群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居第二,也达到了40.2%。
万元GDP耗电量比较。长株潭城市群用电效益最好,为863.29千瓦时/万元,为全国平均耗电量的62.2%。武汉城市圈耗电量最高,为1731.80千瓦时/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耗电量位居第二,为1322.15千瓦时/万元。皖江城市带为1128.80千瓦时/万元。也就是说取得同样产出,武汉城市圈耗能是长株潭城市群的2.01倍,中原城市群耗能是长株潭城市群的1.53倍,皖江城市带是长株潭的1.31倍。经济发展要突破能源约束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长株潭城市群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这也说明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较为合理,产业结构明显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
政府因素和机会比较
政府因素比较。针对我国国情,我国中部城市群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不同,在体现城市群竞争优势时,政府因素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从一个侧面选取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反映目前该地区政府为改善城市群发展环境如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投入的限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则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潜力。
2006年中原城市群以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430.6亿元,增长率为27.8%;长株潭城市群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第二位,为364.1亿元,增长率为23.1%;其次为武汉城市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0.0亿元,增长率为24.8%;皖江城市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低,为158.6亿元,而增长率最高为32.1%。
机会分析。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两大城市群在体制改革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是两大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机会。此外,中部城市群发展还存在的共同机会就是区域经济学中所说的后发优势和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中部两大城市群建立两型社会试点区的发展机遇。一是试点先发优势。作为全国的改革试点,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可以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先行先试,通过体制机制上的大胆创新和率先突破,中部两大城市群能够率先构筑体制优势,率先形成发展活力,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国内外、省内外的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率先破解体制机制的瓶颈制约,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注入强大的动力。二是示范辐射效应。通过中部两大城市群试点先行,可以为中部区域发展立起一个标杆,以激发各方面积极性、探索科学发展模式,形成竞相发展态势,有强烈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推动湖南和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崛起。三是提供宽广的平台。“两型社会”建设不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也是国家今后投资的重点领域。生态建设、“两型”产业、“两型”技术必将成为中部两大城市群新的投资热点,必将有力地提升中部两大城市群的知名度、拓展影响力、顺应全球化。
对外开放程度比较
城市群的开放度、外向度是城市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课题组选取了进出口额、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两个指标。
从图2 进出口额和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比较中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的进出口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1016137万美元和262597万美元明显高于其他3个城市群,其对外开放度最高。长株潭城市群进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681355万美元和214199万美元位居第二位。再次是中原城市群,其进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754225万美元和132525万美元。皖江城市带在进出口贸易和实际使用外资方面比较薄弱。
环境友好程度比较
环境友好程度方面,课题组选取了生态环境投资额、单位区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排放废水达标率4个指标。
在生态环境投资力度上,长株潭城市群力度最大,为4859.49亿元;武汉城市圈为2564.02亿元,居第二位;中原城市群2415.39亿元,居第三位;皖江城市带1031.05亿元,居末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产出效益是长期的,长株潭城市群加大生态环境投资,会给其城市群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皖江城市带单位区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最低,为3.66吨/平方公里,说明处理二氧化硫排放量能力最强;中原城市群单位区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最高,为15.19吨/平方公里,说明处理二氧化硫排放量能力最弱。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单位区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6.33吨/平方公里和5.95吨/平方公里。
在城市绿化方面,4个城市群在建成区绿化程度上水平接近,皖江城市带略占优势,为36.5%;其次是中原城市群35.6%、长株潭城市群35.5%、武汉城市圈34.7%。
在废水处理能力上,中原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3%,在4个城市群中居首位;长株潭城市群为91.7%,处于末位;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分别为95.7%和95.2%。
(来源: 中国信息报 2009.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