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再谈“抢盐效应”和房价[/url]2011-03-23 07:55:17
文/胡荣荣
抢盐风波来得快,去得更快,之所以没有形成较大的风波,是因为这次政府的对应手段相当的给力。三管齐下,有效地遏止了不法商人借机哄抬物价的企图。这三管齐下的三大高招,第一是扩大供应量,第二是限制零售价格(利润),第三是采取限量购买。 限量购买虽然只是暂时的,但却是相当的有效的。正因为采取了限量购买措施,马上就避免了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商店可能出现无货可供的尴尬。同时政府在供货链的顶端,又放开了无限量的扩大供应。当然,同时也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物价上涨问题,对中间商强制采取了定价措施,固定利润,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商家借机非法牟利。这三招,的确无懈可击。 如果政府可以把这三招同时用在房价的对应上,那么也就不用靠总理去呼吁地产商血管里应该流动“道德的血液”了。对于政府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显然不是靠呼吁道德的血液来制约房价,而是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制约房价。 政府对房价失去了控制,显然是被一小部分的经济学家忽悠了。他们忽悠政府的理论,就是政府应该允许房地产业的价格自由。房地产业在中国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垄断经济,因为它和盐一样,是由政府垄断供应的。在政府控制了地产供应的一级垄断,地产开发商控制了二级垄断的地产市场,房产中介商再实行了第三级的垄断之后,加上少部分民众不愿意输在起跑线后进行了第四轮的哄抬,这时候来谈什么末端市场的价格自由,结果会是什么,抢盐风波只用了二、三天的时间,就给政府做了一次示范。 盐,也是由政府实行了一级垄断,中间商实行了二级垄断的产品,零售商实行了第三级的垄断的特殊供应链,其垄断供应的模式和地产业完全相同。当第二、第三级的垄断企业开始控制价格,并让其人为的急速上涨之后,老百姓只好被迫抢购高达五元甚至十元的盐。而且越抢购,盐价上涨的速度也越快,有的地方盐价曾经一天几变,说变就变。 为什么由政府垄断的盐价,政府可以轻而易举地击破哄抬物价,而面对地产商的价格哄抬,政府却无能为力呢?最主要的原因,政府被自由经济的“自由价格”给忽悠了。当政府控制了一级垄断,并允许中间商再进行二次三次的再垄断之后,底部的价格怎么可能自由呢?不信,你可以镜头回放,再次看看抢盐效应的示范作用。愿意看几遍,就看几遍。 在地产业的供应链上,地方政府以拍卖的形式进行了第一次的价格哄抬,地产开发商以囤地的形式再次实行了二级价格哄抬,最后房价中介为了提高自己的手续费,又第三次的实行了价格哄抬,被三次物价哄抬之后,房价当然就失去了控制。 抢盐效应的示范作用是,当政府对地产的供应实行垄断供货,并且还允许了二级地产商的再次垄断,那么房产的末端价格就如盐价,大众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价格被哄抬上去。所以对大众来说,唯一的自我保护办法,就是加入到抢购的行列,尽量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如何,先买进了再说。就如盐价越抢购上涨的越疯狂一样,房价也是这样,越抢购越上涨,越上涨越抢购,恶性循环,因为谁也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 政府在盐价的控制上,这次的成功,完全归功于痛下决心和三管齐下的招数,而在房地产业上,政府目前的物业税,以及对短期保有的房子转让实行加重收税的办法,其实还是等同于盐价控制的第三招,也就是控制末端的物价,而面对中间的地产商以及地方政府在上端哄抬物价的行为,政府却还没有用上行之有效的招数,因此也就收效有限了。
|